- ·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征[08/03]
- ·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投[08/03]
- ·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数[08/03]
- ·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栏[08/03]
- ·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刊[08/03]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没有这些人, 中国的光学镜片不知落后多少年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中国关于透镜的历史记载出自于《淮南万毕术》,用冰磨制成凸透镜,对着阳光将光电聚焦在木头上,可以生火。但这都与透镜的现实实用相差甚远。 中国直到明末清初时,在一些受到
中国关于透镜的历史记载出自于《淮南万毕术》,用冰磨制成凸透镜,对着阳光将光电聚焦在木头上,可以生火。但这都与透镜的现实实用相差甚远。
中国直到明末清初时,在一些受到西方科学思想的启迪后的科技人才才逐渐将透镜与透镜适用性进行普及。简单地说,在明朝时,随着中国的一些科学家的不断研究以及制镜工艺的日趋完善,放大镜、眼镜已经不再是什么稀罕之物,在一些文人、商贾中已很常见。
但这些都离不开当时善于钻研的中国科学家,但由于受主流的“西洋之物”而不被重视,陈风雨历史的角落里并制约了中国在光学科技领域的发展,以至于在1949年以前中国都不能自己制造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光学玻璃。所以说,要是没有这些从明末清初到民国时期对光学不断探索研究的中国科学家,时下配戴眼镜、手持望远镜、相机镜头这些司空见惯了的器物恐怕还是较为奢侈的消费品。就好比多年来中的液晶面板受国外技术封锁的制约,而导致延伸品奇高不下的道理是一样的。
接下来就为大家分享一下,这些为中国光学事业作出深远贡献,却沉睡于历史角落中的历史事迹。
薄珏——望远镜用于军事上的第一人
大致生于明万历三十六年,约1608年前后,字子珏,长洲(今苏州市吴县)人。明朝末年机械制造家,制造过浑天仪、望远镜;有的资料显示是将望远镜用于军事上的第一人。
主要活动在明代崇祯元年至崇祯十四年(AD年~1641年)。早年作为嘉善县补充学生到浙江应试,后加入以多读书为要义和重在考据的杭州读书社。明代崇祯八年(AD1635年)旧历二月受时任中丞安徽巡抚巡抚张国维聘请到军营制造铜炮、千里镜等组合器械用于对安庆张献忠所部的作战,在作战中依靠将千里镜加装在铜炮上提高命中率所发挥出来的战场威力而被张国维推荐给朝廷,但却未被重用;后造水车、火铳、地雷、地弩等兵器。
明代崇祯十七年(AD1644年)在明朝灭亡清军入关并正式建立清朝后,决定不再走仕途,而是隐居在嘉兴一代的山野中,唯一的女儿死后都是靠朋友帮助才得以安葬,最后死于贫穷。
著有《素问天倾西北之妄辨》、《浑天仪图说》、《天体无色辨》、《天形北高南下辨》、《荧惑守心论》、《格物测地论》。
孙云球——普及镜片走入百姓家
1628年~1644年,一说1662年~1735年卒,字文玉,或字泗滨,江苏吴江县人。明朝末年光学仪器制造家。年幼聪慧,善数理、天文、光学,经过杭州学习制镜技术实践积累掌握“磨片对光”技术;后在磨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基础上,利用水晶石磨制成存目镜、万花镜、鸳鸯镜、放大镜、幻容镜、夜明镜、千里镜(望远镜)等各类光学制品;著有《镜史》。


郑复光——中国第一部光学物理专著
1780年~约1862年,字元甫,又字瀚香,清代安徽歙县人。清代著名实验物理学家,对光学有深入研究;制造了中国最早的一台测天望远镜。少年时取得监生(太学肄业生)资格,后不再发展仕途,终身以做家庭教师或幕僚维持生计。一生专心研究自然科学,在光学、代数学和几何学等方面都进行过探讨,特别在光学实验、光学仪器的制造方面造诣颇深;提出的地脉说是中国古代地磁场论最高成就,其地脉说本质上相当于法拉第磁力线思想;晚年对蒸汽机动力理论产生兴趣,致力于战船的设计和模型制造工作。著有《费隐与知录》、《镜镜詅痴》。


邹伯奇——“中国照相机之父”
1819年8月5日~1869年5月,幼名汝昌,字特夫、征君,号一鹗,广东南海县大沥镇泌冲人。中国清代物理学家、中国近代科学先驱;1844年制成中国首架照相机被称为“中国照相机之父”;绘出中国首张经纬线地图。1839年研制出“比例规”、“度算版”;1840年制造“指南尺”;1857年被推举为广东学海堂学长致力授课;1864年受聘主持广东的地图绘制工作;手稿中众多算例可以编制出现代计算机程序,其计算结果与当年的结果相当吻合,其计算结果不少算至小数点后16位。著有《摄影之器记》、《对数尺记》、《格数补》、《学计一得》、《补小儿雅释度量衡》、《乘方捷法》、《测量备要》。
文章来源:《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ccgydxxb.cn/zonghexinwen/2021/0905/657.html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投稿 |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版面费 |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